传统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颠覆,当线下商场正在为关门潮发愁时,电商企业却对商场的流量垂涎欲滴。 于是商场和电商双双打上了O2O的标签,开启烧钱模式。好像现在不做个APP就不像商场了,大家似乎觉得开发个APP也很简单。但事实是这样吗,小编为你一一解答。 万达的飞凡和阿里的喵街,这两位富二代的背景大家比较熟悉,但大悦城,新城吾悦广场,晓天街,万象城,民生百货等又是来自哪里? 挖掘众多商场APP背后的故事,你会发现目前的商场O2O建设,包括APP开发规模和份额最大的三家是阿里、万达和猫酷。 三家目前是何状态?
猫酷成立较早,2013年初就开始做“智慧商场解决方案和平台”这件事,针对性很强,且CEO王永也是对商业地产有着十几年的研究和经验,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商业O2O服务商。 万达电商团队已基本搭建完成,正在洽谈引进几位首席科学家;成都的云数据中心确保今年10月之前竣工;103个万达广场的WIFI基础设施改造完成,15个万达广场智慧产品的研发全面进行。万达的动作没有外界说的那么慢。 喵街已开启“JUMP”计划,面向全国商业综合体、购物中心、百货开通入驻方案,目前入驻的包括凯德、万象城、燕莎、大悦城、正大、银座等知名商业发展商。最狠的是小编发现了下图,小编不懂阿里打的什么牌,也许就像王健林所说的那样,他和小马并不是竞争关系(信不信由你)。
三家各出什么招?
用一句话总结这三者,那就是:猫酷是O2O解决方案供应商,可根据商场情况和要求提供服务,实施费、后期维护及流量分红;喵街就是一个线下的大天猫;飞凡是万达的自持平台,是只管一家大卖场的天猫。 当然,以上分析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得出,至于当事人的战略如何,策略实施又是怎样,小编不敢妄加揣测。也许只有等若干年后,在商业教科书中见了。但作为消费者和见证者,小编带你一同体会三家目前的APP及商场O2O建设情况。
自建平台的万达电商,有着强大的线下实体存量,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推,相信速度会很快。不要问小编飞凡为什么不开放,占领万达以外的商场,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打法。 希望走互联网整合的阿里,凭借自己强大的数据挖掘和云计算技术,攻打线下流量也是实力过硬。不要问小编喵街是如何占领杭州万达广场的,小编觉得王健林和马云每次见面都那么调侃,其中定有基情。 作为第三方的猫酷灵活多变,若能让线下实体抱团,威力也不小。不要问猫酷负责人和小编是什么关系,小编和他真不熟。 喵街与飞凡的“恩怨” 两家的碰撞,影响较大的是在12年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上,王健林与马云约下赌局,虽然一年后王健林说这只是玩笑,但两位老板对各自领域的流量望眼欲穿是不争的事实。 13年双11前,天猫与银泰达成战略合作,35家门店加入“双11”阵营,线下流量争夺开始。14年12月,阿里宣布线下近100个品牌、约2万家门店参与“双12”,利用支付宝打通了运营O2O的通道。15年,阿里推出逛街神器“喵街”。阿里一步一个动作,空军开始攻打陆军。
喵街CEO马学军(郭大路) 陆军的动作也不慢。13年,万达万汇网上线。14年,腾百万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,宣布共同出资成立电商公司。同年底,又以3.15亿美元收购快钱股权,建立支付系统。15年,飞凡网和移动端APP上市。
万达电商现任CEO “混战”中悄然崛起的第三方 一日千里的互联网环境下,唯快不破。猫酷2012成立,13年6月推出首款商场产品,7月入驻首批商场,10月签约王府井旗下30家门店,已获得千万A轮融资,速度也是快的不要不要的。 全名“艾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”,CEO王永,清华大学MBA,曾任汉博投资创始人、易居克而瑞商业地产事业部总经理,是一位对商业零售领域有深刻理解和10多年商业地产操作经验的创业者。背后的技术团队也不简单,员工主要来自微软LBS研究院、新浪乐居等。
官网显示,酷猫的产品已覆盖全国150+家商场,30000+家商户。早在13年就推出实体商场O2O的SAAS解决方案。首个商场系统13年9月上市,比万达的首代产品万汇网早3个月。今天逛商场时,二维码背后的商场APP,十有五六来自猫酷。 商场O2O化才刚刚开始,在一日千里的今天,各家会走向何方,用何种方法走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 (来源:克而瑞咨询 作者:新模式) [db:来源] |